别开生面讲文化 师生共同看华夏——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开展文化课教学活动

【本报消息】近日,为增进柬埔寨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多元交流,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形式。在柬埔寨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校方的全力支持下,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的四位中国老师为学生策划并落地了全方面、多角度、分层次的文化课教学活动。学生们热情参与,文化课取得显著效果。

本着多元化教学、素质化教育的理念,老师们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让学生们先后从京剧艺术、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和传统服饰四个方面来介绍中国文化。

第一堂文化课是艺术课,在课堂上,李老师从京剧的历史、唱腔、行当、脸谱等方面来介绍京剧,深入浅出,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国粹的魅力。学生们从课堂上学习了京剧系列知识,还一起欣赏了很多传统的京剧选段,整个课堂其乐融融。课后,同学们借助美术课,又进行了京剧脸谱的绘画,同学们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创作出了美丽又极具个人特色的京剧脸谱。

课堂中的李老师

学生们的作品展示

艺术课之后,同学们迎来了美食课,马老师声画结合,借助地图用科学的地理知识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各地的美食。同学们看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口水直流。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用眼睛“吃”遍了整个中国,了解了中国不同饮食文化圈的美食。课程的最后,同学们品尝了老师们制作的传统中国美食——汤圆。课后不少同学表示,这样的文化课他们希望天天都有。

课堂中的马老师

同学正在品尝汤圆

第三节课,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在课堂上,程老师从旗袍的起源、旗袍的发展以及旗袍的分类与样式三个方面来介绍旗袍。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旗袍的魅力,肖老师和程老师特地换上了她们带来的旗袍。并将带来的多件旗袍和一件明制马面裙给学生们试穿,孩子们一时间热情高涨,纷纷穿上衣服在课上开始了“走秀”。这不仅让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有了初步的认识,还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试穿旗袍的学生

第四节课,肖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中秋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课堂上,肖老师通过向学生们展示自己拍摄的月亮照片,解释了月相的变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传统风俗活动,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和相关诗歌,课后的手工活动更是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折出了好看的玉兔,还给自己的玉兔折了不少的“家人”。在那一天,整个班级都沉浸在了折纸的热潮中。

老师正在讲解如何折玉兔

文化课后,二年级的一位男同学找到老师说:“虽然我有的内容听不懂,但是我很喜欢上文化课,文化课使我很有兴趣去了解中国文化。” 也有不少同学表示:“以前都是在书上和网络上了解中国,文化课不仅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而且可以亲身体验很多好听、好看、好玩的东西,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到中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得到学生们的反馈后,老师们欣慰的同时更加充满干劲,在总结了前四次文化课的经验后,老师们丰富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争取做到在授课内容上求深、课堂形式上求新、学习效果上求实。

时至今日,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仍在继续,文化课的开展让学校的教学活动增添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在今后的教学中,学校会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积极巩固拓展中文教学新载体、新阵地,把知识教学同文化熏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中文水平。

(实居省公立华侨学校 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