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和文化诗意的融合—-黔东南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位于长江上游的清水江畔,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清水江是苗族的母亲河。她上承川滇,下接湘粤,往下汇入湖南沅江,穿过八百里洞庭湖就可直达长江。清朝时期,下司的商业码头日渐显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商埠开发。湖南湖北、江浙一带的水客商人云集下司,给下司带来了布匹、食盐、瓷器等,同时收购了当地的桐油、五倍子、杜仲、牛皮、生猪等土特产。商贾日夜云集,文化多元碰撞,于是孕育出一座贵州黔东南山水间的小镇——下司。她同时是“古苗疆栈道”东线主线区域,是古时黄金水道的“末端良港”。来自各地的商人举家迁徙,定居下司,留下了众多徽派、闽南、西洋建筑与下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造就了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下司古镇。

下司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有苗族、汉族、侗族、仫佬族等,各个民族之间都和谐相处。

下司文化悠久,阳明书院就建于下司。王阳明原名王守仁,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另一高峰,是晚明的官方哲学,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的潮流。

他出生于浙江,成名于北京,悟道于贵州,事功于广西和贵州,明正德元年,王阳明因被宦官刘瑾陷害,被贬贵州龙场(现在的修文县)做驿丞,也就是掌管驿站那种没有品的官。也正因为这次陷害被贬,让王阳明日夜深思,最后顿悟,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孙应鳌,万历三年,辞官返乡后回到清平老家,也就是附近庐山,后来到下司讲学,发扬于传播阳明思想,阳明学说深入下司骨髓,随之生根发芽,形成现在多元而包容的下司。

世界上不缺美食,也不缺文化,只是美食和文化常常平行延长。如果哪天,美食和文化打个弯儿,诗意地纠缠一下,就情形大异,风情大改了。

下司酸汤含有多种维生素,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止渴,开胃,营养下饭的功能。当地广泛流传:“一天不吃酸,哈欠连连干;两天不吃酸,饭菜不想拈;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圈(方言,偏偏倒倒之义);一天一碗酸,体壮爬高山;一天两碗酸,长寿比南山”的说法。苗族酸汤种类繁多,在制作技术上各有千秋。最为常见、吃的最多、影响最大的为“红酸汤”和“白酸汤”。酸汤的制作秘诀在于原料的配搭比例和发酵流程。酸汤可以制作酸汤鱼、酸汤鸡、酸汤鸭、等系列酸汤美味菜肴。

近年来,下司以古镇空间为核心,以地域文化为灵魂,融合苗、侗、仫佬、汉等多元文化特色,统筹古镇开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综合治理,大力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下司古镇及周边景点有机融合发展,打造成为民族文化旅游集散地、康养旅游新高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