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菲政府否认“君子协定”违背诚信原则,也违背国际法

来源:南海之声

近一段时间来,菲律宾单方面否认中菲间达成的岛礁管控协议,频繁组织公务船和所谓民间组织“强行闯礁”“运送补给”,同时在军事上与美国深度绑定,积极加入美菲日澳“南海阵营”,允许美国将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在其领土上。

对于菲方此种举动,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在接受南海之声专访时表示,菲律宾政府当前的所作所为已经置中菲关系大局于不顾,不仅损害菲律宾的国家信誉,严重违背国际法,最终将损害菲律宾的国家利益和百姓的切身利益。

南海之声:根据菲律宾媒体的报道,菲国会众议院在5月20日就杜特尔特政府和中国之间的“君子协定”举行了听证会,您如何评价菲国会这个行为,以及菲方近期在南海的举动?

吴士存:菲现政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杜特尔特政府经营了6年的中菲良好关系破坏殆尽。中菲关系好不容易逐步走出“南海仲裁案”的阴影,现在一下子又“归零”了,而且还在朝相反的方向倒退。

菲政府背弃中菲间曾就海上管控达成的“君子协议”,这既是菲当前政府毫无诚信的表现,也是违反国际法的。2006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公布的《适用于能够产生法律义务国家单方面声明的指导原则》就明确指出,公开作出并表示愿意接受约束的声明(无论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可具有产生法律义务的效力。事实上,这些声明的约束性是以善意为基础的;有关国家可以考虑并依赖这些声明,这些国家有权要求这些义务得到遵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菲律宾政府不仅不遵守其已经做出的承诺,而且矢口否认“君子协定”的存在,其作为国际法上的行为主体既违反国际法也丧失了政府诚信。

菲马科斯政府在南海的挑衅行为,同时也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有关精神和确立的原则。这些精神和原则包括缔约方善意行使权力、避免滥用权利,以及通过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稳定的行动,等等。菲律宾马科斯政府缺乏善意,滥用权力,加剧争端,中菲关系目前出现的问题,责任完全在菲律宾方面。

南海之声:在马科斯总统上任之初,人们对中菲关系其实是充满期待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大的转变。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吴士存:当前南海形势不断升温,美国因素是问题的重要源头之一。美国在2011年提出“重返亚太战略”,2017年特朗普政府又出台“印太战略”,这些战略设计基本上都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一方面旨在遏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南海问题破坏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这是当前南海形势“生乱生变”的大背景。

南海问题是影响中菲双边关系的重要问题,但从近两年来菲律宾政府处理南海问题的治理能力来看,马科斯政府似乎已经很难有效处理外交和安全问题,一方面是美国因素在影响和牵制着菲政府的涉南海和安全决策,菲政府高层官员和军方高层将领很多都在美国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深受美国影响,甚至有一些军队高级指挥官是由美国发放薪酬的。另一方面,菲律宾家族政治的特点,也让其政客在上台后,更多是谋求家族利益最大化,而不会把国家利益和百姓的利益置于优先地位。

南海之声:菲律宾在近期的海上行动中大搞“麦克风外交”,塑造菲方“弱者”的形象,这种做法在菲国内形成了一定的民族情绪和对华敌意。您对此如何评价?

吴士存:对于菲政客来说,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表现强硬,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菲律宾现在去仁爱礁搞补给行动,并不是真正去进行人道补给,而是为了炒作,他们要制造中国海警船“围堵”或者“水炮”阻拦菲方船只的素材,刻意制造“中国以大欺小”的所谓“证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基本每次运补都会有媒体在场进行拍摄,美西方的媒体也需要利用这些素材。

现在美西方以及菲律宾的一些媒体都在炒作“中国南海威胁论”,炒作“中国在改变现状”,这对菲律宾老百姓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对于中菲民间的交往、民心的相通,有很坏的影响。如果菲政府真的有心要改善中菲关系,就应该要正确引导民心、引领民意。

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有底气和定力,不管菲方现在如何挑衅,都改变不了仁爱礁、黄岩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也改变不了中国现在常态化管控仁爱礁、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现实。

你可能还喜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