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华日报》代表团探访甘再树英学校 记录华教发展脉络

【本报消息】近日,《柬华日报》组织员工代表团赴贡不省甘再树英学校进行交流访问,旨在深入了解该校的办学情况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柬华日报》代表团抵达树英学校后,受到甘再柬华理事会会长黄伟谦和树英学校校长陈家宝的热情接待。黄伟谦会长详细介绍了树英学校的建校历史及当前面临的问题。

树英学校面临的挑战与期望

在校方的陪同下,代表团参观了校园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学楼和电脑室。陈家宝校长向《柬华日报》记者介绍了学校目前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

资金不平衡,入不敷出: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或农工家庭,许多学生无力支付学费,学校只能允许他们免费入学,甚至有学生拖欠学费多年。

道路问题: 连接学校的道路是红土路,雨季积水,旱季尘土飞扬,严重影响学生上学。学校迫切希望能修建一条混凝土路。

陈校长表示,希望通过《柬华日报》的报道,能得到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共同解决道路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各界援助与学校发展

陈校长还提到,此前已收到树英学校校友赞助的一批电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电脑知识的机会。此外,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特殊,靠近甘再河,学生多来自两岸三村,上学主要依靠渡船。鉴于原有小船使用已久且学生人数增多,无法一次性承载所有学生,学校近期已收到热心人士捐赠的渡船,确保学生安全出行。

陈校长强调,树英学校是柬埔寨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华校,其发展离不开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在柬埔寨著名侨领郑源来公爵的倡议下,得到了本地侨贤陈明书先生、谢腾虬先生的帮助,以及多位热心于教育工作的知名乡贤的积极参与,甘再社华人社团组织成立了树英学校建委会。树英学校的硬件设施方面还得到了社会知名侨领郑源来公爵、郑棉发勋爵、钟贵强先生、杨启秋勋爵、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商会会长黄瑞华和吴树凯夫妇等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软件如师资等方面,离不开中国大使馆的热忱关怀和鼎力支持;正是有了海内外热心人士的通力相助,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更有希望、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百年华校的传承与贡献

座谈会上,黄伟谦会长向《柬华日报》全体员工详细介绍了树英学校的建校历史。树英学校大约于公元一九三五年创立,由知名侨商郑金榜先生(郑源来公爵的祖父)发起,联合当地数百名潮州籍商人和华人共同筹资建设,并推选郑金榜先生为首任校主。

在郑金榜先生的带领下,学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更系统的管理,学校成立了董事会,并推举郑贵雄先生(郑源来公爵的父亲)担任董事长。在郑贵雄先生的领导下,树英学校取得了显著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少有为的郑源来公爵加入董事会并担任稽核要职,与父亲并肩作战,将树英学校的办学规模推向鼎盛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柬埔寨华校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教育断层。直至1993年柬埔寨政府实施开放政策,树英学校得以复课。郑源来公爵抓住机遇,召集当地潮籍华裔成立了甘再柬华理事会,并被推选为甘再柬华理事会永远最高名誉会长。他为母校树英学校的复课工作积极带头募捐,做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指导。

三十多年来,柬埔寨的华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华语人才。甘再树英学校如今的办学规模和学生人数,离不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通力相助,祖籍国中国的热忱关怀,尤其是著名实业家、柬埔寨知名侨领郑源来公爵长期以来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

郑金榜校主、郑贵雄董事长、郑源来公爵永远名誉会长,祖孙三代谨记祖训“取之社会,回馈社会”,在事业取得成就的同时,不忘发展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为子孙后代学习华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毕生心血。

目前,树英学校共有400多名学生,21名教师,其中包括6名志愿者和1名外派教师。

座谈会结束后,黄伟谦会长还邀请《柬华日报》代表团参观了他的榴莲园,并品尝了当地著名的“奥卡”榴莲。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