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工业部探讨应对区域供应链挑战 赋能本土产业发展

【本报消息】柬埔寨工业、科技与创新部为应对柬泰边境争端所引发的区域供应链变化,于8月4日召开了一场重要的磋商会议。工业部部长谢万迪在会上明确指出,此次变化既是挑战,也为柬埔寨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土供应链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机遇。

谢万迪部长强调,柬埔寨亟需建立一个覆盖原材料、加工、物流、质量控制直至市场准入的完整国内供应链体系。他指出,本土生产不仅需要提升产量,更要严格遵循质量和安全标准,以增强产品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次会议汇总了私营领域(涵盖制造业、中小企业及服务业)所面临的12项核心挑战,包括:高昂的物流与生产成本、不公平竞争、融资困难、市场准入壁垒、缺乏熟练劳动力、技术及生产工艺相对陈旧,以及在公司注册、产品认证、海关税务等方面面临诸多合规性挑战,私营领域对库存管理、实验室及认证服务有迫切需求等。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在会议现场作出了回应。谢万迪部长重申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数字化和建立协调机制等措施推动改革的承诺。他同时敦促私营领域主动抓住机遇,积极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并拓展生产链,为包括从泰国回流工人在内的柬埔寨工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据悉,工业部将根据此次会议的讨论结果,编写一份详细报告并提交给柬埔寨发展理事会,以协调政府各部门采取干预措施,共同解决私营领域面临的挑战。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柬埔寨共有4.4万家中小企业和手工业企业,创造了超过47.6万个就业岗位。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