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湄公河江豚保护工作迎来技术革新
【本报消息】柬埔寨农林渔业部计划于2026年初在桔井省甘比地区试点安装自动摄像机并运用无人机技术,旨在加强对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豚的保护。该项目若进展顺利,有望提升江豚保护工作的效率与专业性。
农林渔业部副国务秘书恩拉扎娜于19日在与甘比河巡护人员的交流会上宣布了这一计划。她表示,届时该部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柬埔寨分会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展开密切合作。
该远程监控系统旨在通过自动摄像机和无人机,实时监测江豚的日常活动及沿岸动态,特别针对保护区内的非法捕鱼行为进行追踪和记录。
恩拉扎娜介绍,该项目的灵感源于2025年6月柬埔寨渔业管理局赴中国武汉参加淡水豚保护与管理考察团所获得的宝贵经验。此次考察使柬方认识到,使用可连接电脑与手机的无人机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备高度的可行性。
她强调,该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能帮助巡护人员与专家实时监测江豚行为和非法捕捞活动,还能通过远程视频反馈减少人力巡逻的频次,从而提升响应效率。巡护人员可依据实时影像迅速采取干预措施,无论是进行江豚动态观测,还是制止违法捕捞行为。
恩拉扎娜还指出,该试点项目是农林渔业部为保护、恢复和增加柬埔寨江豚种群而采取的新机制,同时也将为巡护人员提供学习新技能和知识的机会,使其能更高效、更专业地执行保护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