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柬使馆与柬华理事总会赴边境地区慰问华校 共促中文教育事业发展

【本报消息】2025年8月22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赵海燕公参率工作组联合柬华理事总会代表,专程赴卜迭棉芷省是士芬培成学校开展慰问调研,受到当地华社及师生热烈欢迎。此次行程是使馆与柬华总会协同推进边境地区华文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传递对海外华教事业的支持与关切。

当日,由赵海燕公参、武晓峰参赞、刘召兴领事组成的使馆代表团,会同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方灿成勋爵、秘书长钟耀辉及青年团理事方展海等一行,深入位于柬泰边境地区的是士芬培成学校考察。是士芬柬华理事会会长陈慧文携副会长、理事代表及培成学校全校师生举行热烈迎接仪式。

陈慧文会长在致辞中深情回顾学校创办历程,坦言二十余年前怀揣“回馈社会”的朴素初心创建华校,虽历经挫折与迷茫,幸得柬华总会与中国大使馆持续扶持,方使学校逐步发展壮大。他感慨道:“每一份收获都凝结着总会与使馆的殷切关怀,此次使馆与柬华总会联合来访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使命。”他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办学质量,推动本省及周边地区华校协同发展,恳请各界给予持续支持。

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方灿成勋爵在讲话中特别致敬华社前辈的开拓精神,呼吁年轻一代接力传承。他强调:“华校建设凝聚着先辈心血,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值得每一位师生珍惜。”勉励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勤奋向学,学成后反哺社会,延续中华语言文化的生命力。

赵海燕公参代表中国驻柬大使馆转达汪文斌大使对在柬同胞及当地民众的亲切问候。他指出,本次走访承载着使馆对地方华校的特殊关切,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针对华文教育特性,赵公参提出深刻见解:“国际中文教育贵在耕耘而非计较得失,其成效关乎代际传承与文明互鉴。”他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精神表示高度赞赏,鼓励团队保持昂扬斗志,做好中柬友好交往的桥梁纽带。

谈及两国关系,赵公参深情阐述:“高棉民族与中华民族同具勤劳坚韧品格,千年友谊因双向奔赴而历久弥坚。”他将当前柬埔寨中文教育事业喻为“信任的嘱托,希冀的未来”,承诺使馆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华校发展需求。

据悉,当日代表团马不停蹄走访了卜迭棉芷省波比市明华学校、是士芬市培成学校、吾哥比里市中华学校及马德望市联华学校四所柬泰边境华校,实地了解校舍建设、师资配备及教学开展情况,向各校师生转交慰问物资,传递祖国温暖。此次系列慰问活动彰显了中国大使馆与柬华总会协同推进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为深化中柬人文交流注入新动力。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