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绽放的汉字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字里行间蕴藏着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深意。在学习书法之前,我对一些汉字的字形和含义略知一二,但从未真正走进它。而这次书法比赛的经历,悄然改变了我的心态,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汉字的魅力。
那天正在上课,校园广播突然响起:“本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学校将举办书法比赛,请各班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参赛者有两周时间准备……”广播一结束,课堂恢复平静。下课铃响后,班主任走到我面前,微笑着问我是否愿意参赛。我一时犹豫,心想自己对书法一窍不通,怎么能胜任?她拍拍我的肩膀,用鼓励的眼神对我说:“别担心,我会一路指导你。比赛不只是为了胜负,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她的话温暖又坚定,让我不再迟疑,点头答应了。
第一周,老师抽空亲自教我。她没有急着让我提笔,而是从书法的历史讲起。她说:“中国书法不只是写字,更是写心。”她让我欣赏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还特别指出《兰亭序》中的二十个“之”字,写法不同、情感各异。那一刻,我第一次意识到,汉字并非冰冷的符号,而是流动的情绪,是有生命的艺术。
第二周,练习正式开始。她在纸上缓缓写下一个“静”字,笔势如行云流水。轮到我时,我闭上眼想象一片安宁的湖面,随后一笔一划地将情感注入笔尖。写完后,她看着我微笑说:“你写得不错,情感已经在字中流露出来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练字。写“宁”,我体会沉静之美;写“勇”,我感受坚定之气;写“怒”,我学着让笔锋如烈火般喷涌……汉字仿佛成了情绪的容器,也是思想的出口。书法,不只是描绘符号,而是在纸上倾注灵魂。
虽然比赛最后我没有获奖,但我并未沮丧。因为在这段旅程中,我触碰到了汉字的灵魂:它既可如清风拂面,又可如烈火燃烧;它是形的艺术,更是意的表达。
我终于明白,汉字的魅力,不止于写得好看,更在于写得“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