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资企业扬帆出海,共筑校企合作新典范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赴柬埔寨协办“电亮丝路杯”技能竞赛

【本报消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持续深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应大唐柬水柬网公司邀请,共同协办2025年柬埔寨中资企业“电亮丝路杯”技能竞赛,并全程参与赛事组织与技术支持工作。学校选派由全国劳动模范、企业引进专家和技能大赛资深裁判等组成的教师团队,赴柬深入开展协办工作,积极推动中柬产教融合与本土化人才培养,为中资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注入教育动能。

赛事技术服务团队

- Advertise -

本次“电亮丝路杯”电力竞赛汇聚了大唐、华电、华能等7家在柬电力央企及其项目单位,联合柬埔寨菩萨省理工学院师生共组建8支参赛队伍。竞赛覆盖中柬两国选手共30人,涵盖中国籍员工 14 人、柬埔寨籍员工 14 人、柬埔寨籍学生 2 人,充分展现中柬双方在电力领域共培共育、协同发展的高度共识。9月26日开幕式在柬埔寨菩萨省举行。柬埔寨菩萨省省长(H.E. Khoy Rida)、副省长(H.E. Heng Sopheana),柬埔寨劳工部副国务秘书(H.E. Mol Vibol),柬埔寨矿能部顾问(H.E.Pum Chantha)及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柬埔寨中国商会等代表出席。凸显两国政府对能源合作与技能人才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共同期待。

出席开幕式的中柬政商界领导

本次竞赛内容紧密结合柬埔寨电力行业升级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柬埔寨 2025 年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与电网升级的关键任务,设置理论笔试、实操考核与综合素养三个模块,全面强化选手专业能力与岗位适配性。理论部分强化选手对电力系统标准与专业知识的掌握;实操环节聚焦光纤熔接、金属焊接、电力保护校验等关键技术,高度还原柬埔寨电网建设与运维现场,有效提升选手实战能力;综合素养部分通过知识问答等形式,加深选手对电力安全规范与国际能源合作政策的理解,助力培养符合“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本次竞赛的考核体系既精准考验了选手的专业技术功底,又直指柬埔寨电力产业“技能人才缺口大、技术协同程度低”的痛点,是中资电力企业以赛促训、破解当地电力人才瓶颈的关键举措,更通过技术标准的输出与技能人才的共育,为柬埔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人才动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操现场

光纤熔接实操现场

管道焊接实操现场

“教随产出,产教协同” 是本次工作的核心理念,更是中国职业教育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的生动实践。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深度参与赛事,为中资电力企业在柬项目落地、技术创新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增强海外市场竞争力;助力柬埔寨菩萨省理工学院完善能源电力专业建设,引入中国 “产教融合” 成熟经验;推动中柬电力行业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中柬共建电力人才梯队,为区域能源合作注入 “人才动能”。

从长江之滨到湄公河畔,中国职教教师的足迹,是“一带一路” 上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鲜活注脚。在中柬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浪潮中,职教出海行动和技能人才共建的实践,正以专业力量为纽带,为丝路能源合作、中资企业出海书写着兼具 “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崭新篇章。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