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贸易统计口径各异:专家解读99.9%降幅背后的真相
【本报消息】近期,柬埔寨与泰国的八月贸易统计数据出现显著差异,引发了市场对两国跨境贸易透明度的关注。对此,相关经济专家指出,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统计口径,而非实际的贸易冲突,并强调了柬埔寨贸易体系的多元化和经济韧性。
数据差异的成因
根据泰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局的数据,今年八月,泰柬边境贸易额仅为1000万泰铢(约合31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9.9%。然而,柬埔寨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当月柬埔寨对泰国的出口总额达到4610万美元,同比下降36.2%。
经济学家杜达林对此分析称,这种统计差异并非经济矛盾的体现,而是两国在计量经济学标准上的不同。他指出,泰国的数据仅统计了陆路边境贸易,而柬埔寨的数据则涵盖了陆、海、空全渠道的贸易往来。尽管边境口岸的关闭对陆路贸易造成了冲击,但柬埔寨通过多元化的贸易通道保持了其经济的韧性。
贸易概况与未来展望
尽管存在统计差异,但从更宏观的数据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依然稳固。根据柬埔寨海关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柬泰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6.6亿美元,泰国稳居柬埔寨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杜达林表示,这证明了柬埔寨贸易体系具备多样性和适应性。他强调,柬埔寨政府正积极推动贸易渠道的多元化,并不断完善数据统计体系,以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