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情暖港华,中柬友谊薪火相传——郑源来会长给港华学校老师赠送月饼

【本报消息】秋色平分,佳节又至。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于柬埔寨夜空,清辉洒在公立港华学校的窗棂上,也照进了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值此中秋佳节,柬华理事总会监事长兼西港柬华理事会会长郑源来公爵特意为坚守岗位的语合中心志愿者教师及全体柬中教职工送来了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月饼。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不仅为佳节增添了温暖的色彩,更成为中柬文化交流与深厚友谊的生动注脚。

月饼传情,承载文化交融的甘甜

当一盒盒精心包装的月饼被送至老师们手中,喜悦与感动在校园里悄然蔓延。这些月饼每一口都是故乡的味道,每一份都寄托着郑源来会长及各界对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与敬意。对于远离故土的语合志愿者教师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节令食品,更是文化根脉的慰藉。他们与柬埔寨本地教师一同品尝,分享着关于中秋的传说与各自家乡的习俗。月饼的甜,化作了嘴角的笑意,也融进了中柬同仁心手相连的情谊之中。这份甘甜,是文化交流互鉴最直接的味觉体验,无声地诉说着“天涯共此时”的美好。

- Advertise -

友谊为桥,共筑教育合作的基石

公立港华学校作为柬埔寨重要的华文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柬友好关系在教育领域结出的硕果,是两国人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重要平台。郑源来会长此次的慰问,深刻体现了柬埔寨社会各界对华文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语合志愿者教师工作的充分肯定。志愿者教师们,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年轻使者,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系统的汉语知识,更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从方块字的独特魅力到中国节日的深厚内涵,他们通过课堂,将一颗颗理解的种子播撒在柬埔寨学生心中。

与此同时,柬埔寨同事们的热情支持与无私帮助,也让志愿者们得以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更深入地理解高棉文化。这种在共同工作中建立的默契与信任,正是中柬友谊在教育领域最微观、最坚实的体现。会长带来的月饼,恰如一座小小的桥梁,进一步连通了彼此的心灵,巩固了这份基于相互尊重与共同发展的深厚情谊。

热爱为桨,扬帆国际中文教育之海

对于语合志愿者老师们而言,选择来到柬埔寨,便是选择了一份责任与热爱。他们克服语言、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将满腔热情倾注于三尺讲台。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是他们辛勤耕耘的见证。这份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传播中华文化的执着,是支撑他们远离家乡、默默奉献的最强动力。

郑源来会长的关怀与慰问,无疑为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注入了更强的信心与力量。他们表示,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更充沛的教学热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要做优秀的语言教师,更要做中柬友谊的积极促进者,让文化交流在青春的碰撞中焕发新的光彩。

这个中秋,在港华学校,月饼的香甜与欢声笑语交织,汇成了一曲中柬友好的动人乐章。郑源来会长的善举,是对所有致力于文化交流、教育合作人士的莫大鼓舞。它预示着,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国的人文交流将更加紧密,教育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月华如水,流淌着亘古的思念,也映照着未来的希望。中柬友谊,正如这中秋的明月,清辉普照,历久弥新。我们深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份情谊必将如湄公河水般奔流不息,华文教育的花朵必将在柬埔寨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港华学校 供稿)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