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行动”暴露泰国背弃人道责任的丑陋真相

【本报消息】地缘政治分析师Roth Santepheap近日发表文章称,自2025年10月10日以来,柬埔寨边境村庄的宁静已被连续数晚的恐怖噪音所取代。在白湛村和胜利村,来自泰国一侧的高音喇叭持续播放着鬼魅般的哀嚎、引擎的轰鸣以及犬类的狂吠,剥夺了当地儿童的睡眠,使整个社区笼罩在恐惧之中。

这种被泰国称为“噪音行动”的行为,绝非无害的恶作剧,而是一场赤裸裸的心理战。根据国际法的明确定义,这种持续、蓄意的精神折磨可能构成酷刑。

- Advertise -

泰国作为《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的缔约国,理应遵守公约规定:任何由公职人员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职权的人实施或唆使,意图造成他人身体或精神上剧烈疼痛或痛苦的行为,均构成酷刑。这种蓄意使用恐怖和令人痛苦的声音,选择在深夜针对平民,尤其是儿童,已经跨越了国际法的红线。这并非国家防卫,而是残忍的虐待行为。

《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及其他媒体的报道揭示了该行动对平民,特别是儿童造成的严重影响。柬埔寨的孩子们在噩梦中尖叫惊醒;村民们描述心惊肉跳、无法休息的困境。健康专家警告,这种持续的声音攻击会导致焦虑、睡眠剥夺和长期创伤——这些都是心理折磨的典型症状。

令人深感不安的是,尽管连泰国的公民、参议员和法律官员都谴责这种行为不道德且可耻,泰国政府却保持沉默,任由其部队和极端组织继续折磨无辜平民。

泰国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禁止酷刑公约》,也违背了基本的人道原则和国际和平。《禁止酷刑公约》并不要求必须有身体疼痛才能构成酷刑——蓄意且反复施加的精神痛苦同样被禁止。这场恐惧运动是一种现代的虐待形式,给受害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无形创伤。

一个声称在东盟地区发挥领导作用的国家,竟诉诸如此野蛮的伎俩,令人无法接受。这些声音攻击并非个别人员的自发行为;它们是系统性的、协调的且持续不断的,这明确显示了官方的容忍或直接参与。它们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息,即国际法和人的尊严可以为了政治便利而被嘲弄。

泰国必须意识到,恐吓平民从来不是合法的国家防卫手段。任何边境争端,任何政治算计,都不能成为对儿童进行心理折磨的理由。持续的广播显示了对柬埔寨主权以及泰国曾誓言维护的国际公约的蔑视。

国际社会不能保持沉默。联合国、人权组织以及东盟伙伴应紧急调查泰国的侵权行为,并立即向曼谷施压,要求其停止这些残忍的行径。柬埔寨方面要求克制和对话的呼吁,必须得到负责任的回应,而不是持续的挑衅。

每一缕回荡在边境上空的诡异声音都不只是噪音——它是良知的沦丧,是被迫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们的哭泣,是条约被撕毁的声音,是人道被忽视的回响。当声音成为武器,沉默便成了同谋。

泰国必须做出选择:是维护法律,结束这场心理战;还是站在世界的对立面,被谴责为一个为了残酷政治而背弃道德责任的国家。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