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南)—东盟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会在郑州举办

【本报消息】10月13日,2025中国(河南)—东盟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会暨“一对一”精准对接洽谈会在郑州举办。

会上,来自河南、东盟国家的众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话农贸、谈业务、推介各自优势亮点,在牵手共赢中打开农业合作新空间。

- Advertise -

智能储粮、智慧农业是郑州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郑州农发集团”)的两张“王牌”。近年,郑州农发集团在打造百万吨级智能化粮食仓储体系中,创新实现粮情监测、无人巡检等系统,仓储管理“一图感知、一键管控”;智慧农业方面,将黄河农场打造成郑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中心,通过智慧化种植、智慧化养殖示范项目,实现对作物生长的全流程实时监控与数字化管控。

“深拓东盟‘朋友圈’,将在智能粮仓建设、仓储管理,热带与温带农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会上,郑州农发集团董事长孙彩霞介绍,在重点推进企业“硬核”技术走出去的同时,与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农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目前正谋划筹建中国-东盟产品展销中心,将通过展览展销、商贸对接等形式,推动东盟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引进河南大市场。

“数字技术、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河南与柬埔寨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柬埔寨中国商会副会长、浩华路桥集团董事长李晓斌表示,柬埔寨为传统农业国,目前面临农业种植传统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和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与仓储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与困难。河南在农业科技方面拥有丰富经验,而柬埔寨正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双方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李晓斌表示,当前,柬埔寨对中国温带农产品需求强劲,可充分发挥郑州“空中丝绸之路”优势,通过优化跨境冷链物流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双方合作可从单一农产品贸易向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多元化领域深化,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

他说,河南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尤为紧密,除了重要的贸易往来,双方还通过定期举办农业合作交流会、豫柬两地政商界互访等活动促进企业面对面商谈与签约。如2024年9月份、今年8月郑州农发集团先后从柬埔寨进口首发腰果、胡椒、榴莲,这将标志着河南与柬埔寨农产品贸易打开新局面,为后续柬埔寨木薯、燕窝及热带水果出口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进出口达1091.5亿元,东盟已成为河南第一大对外贸易伙伴。

东盟也正成为众多河南企业“出海”的热土,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市场开设超过4000家门店,河南豫农优品与东盟主流电商平台共建数字化跨境销售网络,超聚变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建有供应中心,中铁装备盾构机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一批批河南优势企业正在东盟市场扎根落户,更多“豫字号”产品正在东盟市场开疆拓土。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在经贸往来中相交相知,河南深拓与东盟国家的情谊,心手相牵,豫见农业合作新未来。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