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水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显著进展
【本报消息】柬埔寨渔业行政总局局长宝索塔近日公开表示,柬埔寨水产品出口业务取得重要进展,已有3家本土企业成功向澳大利亚出口加工水产品,标志着柬埔寨水产品首次进入澳洲市场。与此同时,另有5家加工企业正积极筹备,争取将产品出口至欧盟市场。
宝索塔局长在出席世界地球日相关活动时透露,柬埔寨已正式启动对澳大利亚的加工水产品出口。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正与欧盟展开紧密合作,并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提供的技术支持,旨在对输欧水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预检,确保产品符合欧盟的各项标准。
为提升柬埔寨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渔业总局大力推行“柬埔寨质量认证(CQS)”体系,目前已推动19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其中,已有5家企业正接受欧盟卫生与食品安全总局(DG SANTE)的出口资质审核,另有10家企业即将获得CQS认证,这为未来柬埔寨水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索塔局长表示:“目前已有3家企业成功向澳大利亚出口了两个集装箱的加工水产品。尽管目前的出口数量有限,但这一突破性进展令人鼓舞,为柬埔寨水产品出口开辟了新的前景。此外,另有5家企业正积极接受DG SANTE的评估,这对于未来进入更广阔的欧盟市场至关重要。”
据悉,在“渔业捕捞项目(CAPFISH-Capture)”的支持下,柬埔寨渔业总局已向19家加工企业提供了总计14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企业也积极响应,配套投入了200万美元,专项用于改进生产系统、拓展市场渠道以及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标准,从而为柬埔寨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