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燕为媒,侨脉相连——专访柬埔寨生产出口燕窝协会会长、华侨大学柬埔寨校友会副会长吴慧珍女士
【本报消息】“追寻陈嘉庚先生的足迹”嘉庚精神海外传播实践团主要负责人孔智勇和秦语晨近日专访柬埔寨生产出口燕窝协会会长、华侨大学柬埔寨校友会副会长吴慧珍。作为第三代潮汕华裔,她结合自身在燕窝产业的深耕与华侨大学的校友情怀,分享了华侨华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坚守与实践。
在燕窝产业领域,吴慧珍认为华侨身份是重要的“双向纽带”。与中国商人合作时,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快速拉近距离,聊起家乡习俗便容易产生共鸣;而“熟悉中柬市场”的优势,让她能精准对接需求,推动柬埔寨优质燕窝进入中国市场,这份基于身份的信任与资源,让合作更高效。面对身份刻板印象,她始终以真诚沟通和实际行动化解,用“以善为善”的行事风格打破误解。
作为华侨大学柬埔寨校友会副会长,她十分重视文化传承与学子成长。吴慧珍女士认为,华侨大学的学子承载着侨脉延续的使命,兼具中华文化根基与国际视野,是中柬交流的重要力量。她自身也以行动示范,家中坚持中文教育,让第四代华裔后代了解中柬文化,不忘中华根脉,这种对根脉的坚守,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的侨界青年。
谈及嘉庚精神,吴慧珍深受“以商养善”理念启发。她将燕窝产业与社群发展结合,产业盈利后投入慈善,如为当地贫困学校捐物资、帮失业华侨青年做技能培训,还通过改进金丝燕养殖环境提升村民收入,实现“产业兴则善举续”。在中柬贸易摩擦中,她延续嘉庚“以侨为桥”的担当,利用现代方式协调双方,促进双向共赢。
吴慧珍会长表示,未来将继续以燕窝产业为纽带,举办国际燕业峰会,推动其成为“中柬友谊的桥梁”;同时依托校友会平台,助力华侨学子更好地发挥跨文化优势,让侨脉在新时代中柬合作中持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