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风波加速柬埔寨乳制品市场本土化进程

【本报消息】柬埔寨政府近期宣布禁止从泰国进口包括牛奶在内的商品,此举正迅速推动柬埔寨民众和饮料生产商转向本地乳制品,为本土乳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边市棉芷区的一位咖啡摊主乔拉达那表示,在泰国进口问题出现之前,他同时使用本地鲜奶和泰国鲜奶。但他强调,此次禁令并不会影响他的生意,因为他已全面改用本土生产的牛奶。乔拉达那说:“对我的小生意来说,这不是大问题。本地鲜奶品种丰富,口感不输进口品牌。”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咖啡摊主坦言,过去她主要使用泰国乳制品,但她表示在现有库存耗尽后,将全面改用本地奶源。她表示:“虽然我还有10大罐泰国鲜奶的存货,但改用国产奶完全没问题。我支持政府的禁令,鼓励使用本土产品。”

与此同时,本地乳制品需求的激增也带来了一定的供应压力。42岁的金边家庭主妇比娣达反映,由于需求旺盛,部分超市已难以找到鲜奶的踪迹。“孩子最爱的 Kirisu 牛奶一直缺货,商家说每次到货半天就售罄。孩子反而不爱喝进口奶,说口感不好。”

针对市场上的断货情况,TSNR 分销公司近日已发布公告,就 Kirisu 系列产品断货向消费者致歉。

数据显示,柬埔寨每年约进口9.8万吨乳制品,价值高达7.34亿美元。此次泰国乳制品禁令的出台,有望显著刺激柬埔寨本土乳制品生产和销售,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并逐步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