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画”作文 ——柬埔寨华文课堂作文教学初探

  • 乌廊市公立启华学校外派教师 李茹

“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老师,我写不出来!”孩子们面对作文题目时,或眉头紧锁、无从下笔,或内容空洞、逻辑混乱。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我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华文课堂作文教学,进行了一场教学初探。

搭建思维支架,理清写作脉络

课堂写作时,孩子们往往缺乏清晰的写作思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而思维导图,恰似一盏明亮的灯塔,为他们照亮了写作的道路。

在讲解记叙文写作时,我以“一次难忘的生日聚会”为题,引导孩子们绘制思维导图。首先,在纸张中心写下题目,然后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支拓展。孩子们在绘制过程中,开始积极思考,将与生日聚会相关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有的孩子想到生日聚会的装饰,如气球、彩带;有的孩子回忆起聚会中的游戏环节,像猜谜语、唱歌比赛;还有的孩子想到收到的礼物以及当时的心情。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孩子们原本零散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有序,他们明白了写作的重点和顺序,就像搭建起了一座稳固的写作框架。在随后的写作中,孩子们按照思维导图的脉络,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生动,不再出现东一句、西一句的混乱情况。

激发想象活力,拓展创作空间

在幻想作文教学中,我给出“假如我有一双翅膀”这一话题,让孩子们自由绘制思维导图。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分支描绘了用翅膀飞向宇宙,探索神秘的星球;有的分支想象着用翅膀帮助动物们解决困难,如为受伤的小鸟治疗伤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新奇独特的想法。在随后的写作中,他们根据思维导图的内容,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文章充满了奇幻色彩和创新精神,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套路作文。

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共同成长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也是团队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引入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时,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以“校园里的美景”为话题的写作教学中,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有的负责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有的负责记录建筑物的特点,还有的负责构思写作的角度。在绘制过程中,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在后续的写作中,各小组根据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创作,文章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而且每个小组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创意。这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作文教学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柬埔寨华文课堂作文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它帮助学生搭建了写作框架,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合作意识。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方法,让更多的柬埔寨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写出精彩华章,提高华文写作水平。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