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韵流淌暖华明
·北海市合浦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援柬埔寨公立华明学校教师 廖能乔
2025年8月22日凌晨,在华明学校江校长与郑主任的热情接应下,我们一行顺利抵达公立华明学校。
清晨的阳光似金箔般铺洒开来,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与教学楼旁啾啾的鸟鸣交织成一曲灵动的晨歌,将书香的醇厚与自然的清韵交融,正以最热忱的姿态,为我们的到来奏响欢迎的序曲。
初到华明,我执教初中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学四至六年级音乐学科,同时兼任中一下班主任。在短短两周时间里,我已融入这里的教学节奏。每日,我与学语文的孩子一同遨游在汉语言文字的瑰丽星河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学音乐的孩子们以歌声为舟,在情感的海洋里自由驰骋,让梦想乘着音符展翅翱翔。这样的日子,充实而丰盈,每一刻都意义非凡。
课堂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与求知的眼神,让我真切领悟到支教的使命与价值。在这里,我既是他们的师长,亦是亲密的伙伴。课间十分钟,我会主动与孩子们聊天,倾听他们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当他们在学业上遇到困惑,我也会耐心引导,助力他们跨越知识的障碍。
推开教室门,斑驳的阳光穿过窗棂,在孩子们仰起的笑脸上跳跃。我微笑着走进课堂,五十多双亮晶晶的眼睛瞬间聚焦在我身上,满是期待。在教唱《童年》时,孩子们轻轻摇晃着身体,跟随节拍律动。起初生涩的中文发音,在一遍遍练习中愈发整齐流畅。唱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时,几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兴奋地比划着,仿佛真的置身于那充满童趣的夏日。在教唱《同一首歌》时,原本腼腆的后排男孩也鼓起勇气放声高歌。清澈的童声在教室里流淌,伴随着抒情的旋律,大家合拍击掌。那一刻,音乐跨越了国界,消融了文化的隔阂,展现了这份纯粹的美好。
课间,几个活泼的孩子向我走来,操着柬埔寨口音的中文,好奇地问:“老师,《童年》里的秋千是真的能荡很高吗?”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手指还不自觉地敲击着节拍。角落里,一位小姑娘怯生生地递来一朵清香的鸡蛋花,小声说了句“谢谢”。虽然声音轻柔,但她灿烂的笑容里,满是最纯粹的善意。上课钟声响起,孩子们如归巢的小鸟般迅速坐回座位,又一场跨越山海的音乐对话,在熟悉的旋律中拉开序幕。
下课钟声响起,最后一个音符渐渐消散,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向我挥手告别。走出教室,华明的清风拂面而来,孩子们的歌声仍在耳畔回响。这小小的音乐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站,更是一座用旋律搭建的桥梁,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我们,在音符编织的世界里快乐地相遇。这段最温暖、最珍贵的支教旅途已经顺利启航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以更饱满的激情,点燃孩子们心中的艺术之火,陪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