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架起友谊桥,沉浸式复习课点亮广肇中文课堂

· 广肇学校 语合中心 李雪艳老师

近日,一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中文复习课在金边广肇学校中三上班的教室里精彩上演。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李雪艳老师匠心独运,将教材中《心愿》、《昆明的雨》、《诺言》三篇课文融会贯通,设计成一堂名为“文学之旅:从心愿、雨声到诺言”的沉浸式复习体验。同学们在角色扮演、创意表达和思辨辩论中,不仅扎实地掌握了语言知识,更深度感悟了文化内涵,课堂化身为促进中柬文化交流的温馨驿站。

- Advertise -

一、“心愿树”下,共筑美好未来

复习从《心愿》开始。同学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将自己的梦想写在一片片五彩的树叶形便利贴上。“我的心愿是考上大学”、“我希望家人永远健康”、“我想去中国留学,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真挚的句子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期盼。当所有的“心愿叶”共同汇聚成一棵蓬勃的“班级心愿树”时,课文中所蕴含的跨越时代的期盼与传承变得可知可感。这棵树既是知识的巩固,更是中柬青年心意相连、共筑未来的象征。

二、“小小导游”带你漫游昆明雨境

在《昆明的雨》环节,课堂瞬间变为“昆明风情推介会”。同学们化身热情的小导游,向“游客”们推介自己最喜欢的昆明雨景。一位同学说:“我最喜欢昆明那‘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雨,因为它让一切都充满生机,就像柬埔寨雨季让万物复苏一样。”另一位同学则钟情于“火炭梅”,她绘声绘色地描述:“请大家尝一尝这‘又黑又红’的杨梅,果子‘一点都不酸’,好吃得能让舌头跳舞!”更有同学喜欢文中那份闲适的人情味,他推介道:“大家累了可以去小酒馆坐坐,喝一盅酒,吃一盘猪头肉,和朋友们‘久久地看着’窗外的雨,这种‘人情味’最让人难忘。” 通过当导游和倾情推介,同学们不仅运用了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更将个人感悟融入其中,实现了对课文从“理解”到“欣赏”乃至“应用”的飞跃。

三、“道德法庭”辩论,思辨守信的价值

《诺言》的复习则充满了思辨的交锋。一场关于“小男孩坚守诺言是值得表扬还是太过固执”的辩论赛激烈上演。正方同学坚持“守信是为人根本,无论何时都值得尊敬”,反方同学则巧妙反驳“智慧地履行诺言比盲目坚守更重要”。双方你来我往,努力用中文清晰表达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了对“诺言”、“责任”与“变通”的理解,展现了出色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四、寓教于乐,做中柬文化交流的使者

本次复习课的成功,是国际中文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志愿者李老师表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沟通与交流。我希望能通过创设有趣、有用的情境,让孩子们不仅记住词汇和句式,更能爱上中文,并用它来分享感受、表达自我。看到他们自信地扮演导游、真诚地分享心愿、激烈地进行辩论,我深感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这堂精彩的复习课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练习,成为一次成功的文化浸润与情感交流活动。孩子们在“心愿”中共情,在“雨境”中漫游,在“诺言”中思辨。李老师用她的专业与热情,成功地在中柬学子心中架起了一座以中文为载体的理解与友谊之桥,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贡献了青春力量。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