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红烧肉,温暖异乡教书人
夜幕初垂,端华新校的厨房亮起温暖的灯光。于校长系上那条用了多年的围裙,从冰箱里取出准备好的五花肉,开始为外派教师们烹制一锅红烧肉。
切块、焯水、炒糖色——每个步骤都格外用心。灶台上,砂锅里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琥珀色的汤汁轻轻翻滚,肉香随着热气弥漫开来。在这个寻常的傍晚,系着围裙的校长不像管理者,更像一位为家人张罗晚餐的长辈。
对于远赴异乡的外派教师而言,这锅红烧肉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离开熟悉的故土,在陌生的环境里播种知识。一道来自“娘家”的家常菜,胜过千言万语。当老师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吃到这份热气腾腾的饭菜时,收获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被珍视、被牵挂的温暖。这份温暖,源自胃,抵达心。
教育的真谛,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校长系上围裙的背影,厨房里飘出的香气,共同构成了对教师最实在的关怀。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你的付出,有人看见;你的辛劳,有人珍惜。
下课铃响,外派教师们陆续走进食堂。恰逢校长端着那盆红亮油润的红烧肉从厨房走出。一位年轻教师见状,眼眶瞬间湿润:“校长,您这么忙还给我们做红烧肉。”
校长笑了笑,招呼大家坐下:“再忙,也要好好吃饭。这里是你们的家,我是你们的家长啊。”
红烧肉的香气在食堂里萦绕,也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这份来自异乡的温暖,将成为他们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底色,提醒着每一个离家的日子背后,都有一份滚烫的牵挂在此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