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柬教师作文教学之路 ——以笔为媒,传播中华文化

作为一名援柬中文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用文字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支教近三个月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作文。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表达自我、传递情感的方式。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作文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他们害怕写作文,每次写作都备受煎熬。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选择直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而少部分自己写的同学也往往语句不通、情感匮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需要让他们明白作文写作的意义。在第一节作文课上,我没有按照教材安排授课,而是讲述了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儿子处于叛逆期时,半夜不睡觉偷玩手机,被我发现后,我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那一夜,我们都没有睡好。说教在这个时候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长达十页的书信,题目是《儿子,我为什么打你》。这封信无声胜有声,儿子含泪读完后,仿佛瞬间长大了。这个故事我是含着泪讲给学生听的,因为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文字的力量比口头语言更有力,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当我讲完这个故事时,我看到好几个学生眼中也闪烁着泪花。接着,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拿起笔记录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自己成长的经历。很多学生都点了点头。

- Advertise -

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人、事、景、情写成文字,并向柬华日报投稿。学生们开始用文字赞美吴哥之美、记录教师节和中秋节的美好与快乐、回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感悟汉字之美、关注社会现象并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生活之美,鞭挞假丑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投稿的数量越来越多,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广。每当有同学的文章发表时,我都会在班级里大力表扬他们,并鞭策他们继续努力;对于那些暂时没有发表文章但积极投稿的同学,我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榜样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作文写作中来。虽然最初他们写的文章存在各种问题,但我始终积极鼓励他们修改完善,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或同伴互评等方式提高写作水平。渐渐地,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作文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观察生活、体会文字的魅力。当他们的作品出现在报纸或校园网页上时,那种成就感点燃了他们的写作热情;而家长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时所表现出的骄傲和欣慰更是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

此外,“大使杯”作文比赛也为培养学生写作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先从思想上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告诉学生:“比赛的意义不在于获奖,而在于成长。备赛过程中习得的技巧、感受到的中柬文化交融、培养的社会责任,才是最珍贵的收获。”我希望他们能用文字讲述柬埔寨的故事、中国的文化,为中柬友谊添砖加瓦。
作文教学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乐趣。看着学生们从畏惧写作到主动提笔,从完全依赖AI到真情流露,我深感欣慰。作为援柬教师,我愿继续以笔墨为媒,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勇敢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并且拥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同时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让更多人感受到汉字的独特魅力所在。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