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枚李子串起的思念与坚守
在柬埔寨援教的日子像一本珍藏在心底的旧相册,每一页都记录着珍贵而难忘的瞬间。但未曾料到,一颗小小的貌似家乡的李子,竟能在异国他乡撩起我内心深处思乡的情愫。
今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弄菜,突然收到同事杨老师递过来的一颗李子,“莫老师,这好像是你们河池的李子,我在菜市场看到就买了。”我把李子放在手心仔细一看,一颗饱满圆润的李子映入眼帘。它紫中透红的颜色,像是家乡夏日里天边绚丽的晚霞;那一层薄薄的白霜,仿佛是记忆中家乡清晨的露珠。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放在鼻尖轻闻,那熟悉的果香瞬间钻进我的鼻腔,将我带回到了家乡的李子树下。
在我的家乡广西河池市,每年七、八月放暑假的时候,就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我总会和朋友驱车前往李子林摘李子。我和朋友欢笑着冲进李子林,我们仰着头,看着满树的李子,垂涎欲滴。朋友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在李子丛中扫视,很快锁定一颗紫得发亮的李子。她纵身一跳,双手牢牢抓住树枝,伸手一拧,李子便落入掌心。我也不甘落后,在树下踮起脚尖,伸长胳膊努力够着高处的果子。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手指紧紧捏住,轻轻一拽,“噗”地一声,李子成功摘下。我们顾不上清洗,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酸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清脆的果肉在嘴里嘎吱作响,那是暑假里最甜蜜的味道。
我缓缓咬下一口手中的李子,熟悉的酸甜滋味瞬间袭来。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所有的思念和疲惫都在这一口李子中得到了慰藉。我仿佛回到了家乡的怀抱,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和朋友的关怀。然而,当我回过神来,看着窗外柬埔寨那独特的建筑和文字,我又意识到自己身处异国他乡,肩负着援教的使命。
这颗李子,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家乡的象征,是连接我与故乡的纽带。它让我明白,无论我身在何处,家乡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而在柬埔寨的援教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也让我收获了成长和感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同事们的相互支持,都让我深深眷恋这片土地。
我知道,援教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当我想起这颗家乡的李子,想起家乡给予我的力量,我就有了继续坚守前行的勇气。我会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援教事业的热爱,在柬埔寨这片土地上,用心浇灌柬国的花朵,让更多的孩子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彩。同时,我也期待着下一次回到家乡,再次走进那片李子林,感受那份熟悉而又温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