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发射架桥梁,点亮柬国少年梦 ——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教学分享
·干拉省加江市培英公校广西侨办老师 莫如朋
当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划破苍穹,闪耀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浩瀚宇宙,也穿越山海,点亮了柬埔寨少年心中的梦想。在11月1日下午那一场特别组织观看的神舟飞船发射的活动中,我和柬埔寨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航天时刻。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学生们探索航天科技的道路,也让我对援柬教育和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感悟。

开课伊始,电脑屏幕上出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场景,巨大的火箭矗立在发射台上。当倒计时的声音响起,学生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小小的屏幕,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5、4、3、2、1,点火!”随着指令下达,火箭底部喷出熊熊火焰,火箭缓缓升起。那一刻,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声,有的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那震撼的场景,对长期生活在柬埔寨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随着火箭越飞越高,最终消失在天际,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大家的情绪被彻底点燃。
随后,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林纯玲激动地说:“我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太空的图片,觉得那里很远很远。但今天看了神舟飞船发射,原来人真的可以飞向太空!”万兆祥好奇地问道:“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吃饭、睡觉、工作呢?”这些天真的问题,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对航天知识的渴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中国科技实力的钦佩。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航天知识背后的中国文化,我给他们讲述了中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的故事,随后,任沙华用柬文讲述了这个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夸父追日》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例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以航天科技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航天世界。他们有的画了载人飞船准备发射的情景;有的画了有“中国航天”字样和中国国旗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还有的画了小朋友坐在飞船里遨游太空……看着他们手中那一张张绘画作品,我知道,这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是柬埔寨少年对航天科技的理解和喜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神舟飞船发射在中柬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对于柬埔寨学生来说,神舟飞船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伟大成就,更是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好机会。它打破了文化和地域的隔阂,让柬埔寨学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对于我这个援教老师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地通过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剪纸、音乐等来传播中国文化,但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文化交流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神舟飞船发射所代表的现代科技成就,与柬埔寨学生的生活看似遥远,却能以一种直观、震撼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在柬埔寨少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点亮了他们的航天之梦,也为中柬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未来的援教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神舟飞船等中国科技成就的桥梁作用,促进中柬文化的深入交流与融合,让更多的柬埔寨学生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文化,为中柬两国的友好关系增添新的光彩。而我,也将继续在援教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用教育的力量,让更多的异国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